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公共服务> 资产管理
围绕“三力”提升“三度”
激发市级政府公物仓新动能
  • 信息来源: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 发布日期:2025-05-23 15:51
  • 浏览次数:

近年来,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把市级政府公物仓作为推动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的重要抓手,坚持“全过程参与、全链条推进、全周期服务”的思路,围绕“三力”提升“三度”,把存量盘活起来、把增量培育出来、把质量提升上来,推动资产利用更加高效、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发展支撑更加牢固。

一是围绕刚性执行“源动力”,提升公物仓的“归集度”。善于借势借力,抢抓资产清查利用专项行动机遇,全面摸清资产底数,将超标准配置、闲置、待处置且仍具有使用价值等资产统一纳入公物仓管理,推进部门(单位)“瘦身健体”。截至目前,入仓资产累计9568件、价值约1.3亿元。完善制度体系,围绕管理目标、操作规程、绩效评价等重点,修订出台《泰州市市级政府公物仓管理办法》《泰州市市级政府公物仓管理操作规程》和《泰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办法》,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部门(单位)资产配置预算的重要依据,全面提升运营管理质效。实施精细管理,制定了资产接收、调剂、盘点、维修保养、处置等10项工作制度,完善资产入库、调拨、借用、报废等台账,规范全链条业务流程。    

二是围绕资产盘活“驱动力”,提升公物仓的“辨识度”。坚持“无计划,不配置”,实现计划和预算有机结合,发挥配置计划的刚性约束,从源头上避免重复配置、超标准配置。近年来,每年购置计划核减率均超过15%。2025年,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通用资产配置预算由公物仓统一扎口,共核批122家单位716.72万元,核减率达53.37%。坚持“先调剂,后采购”原则,各部门优先调配存量资产,内部难以解决的由公物仓统一调剂,临时机构一律通过公物仓配置。截至目前,市级政府公物仓共调拨112批次、4284件,节约财政资金3099.96万元。坚持“无审批,不处置”,规范处置程序,通过核对资产卡片信息、深入现场查看等方式,对不符合处置条件的资产一律不予审批,切实做到物尽其用。同时,处置收益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原则,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缴国库。近年来,共审核处置190批23694件资产,原值近1.8亿元。 

三是围绕集中统管“推动力”,提升公物仓的“多维度”。树立“一盘棋”理念,建立健全资产调剂、配置、处置联动机制,推进市、市区、镇街三级信息互联互通、资产全域共享。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7个实体仓,约3900平米。树立“大资产”理念,实行“线上虚拟仓+线下实体仓”融合管理,涵盖通用资产、设备设施、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罚没资产等,覆盖权属、配置、使用、维修、处置、监督全流程。树立“大公物仓”理念,将公物仓保障范围向社会事业延伸,推动部门替换设备、老旧办公桌椅等资产划转、捐赠,助力乡村振兴和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公益事业发展。近年来,为市区街道、社区调剂房产2栋(9600多平方米),捐赠家具、办公设备等300余件。

作者: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