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泰兴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 发布日期:2023-08-15 09:51
- 浏览次数:
近年来,泰兴市检察院认真落实上级关于节能减排重大战略部署,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通过建章立制、数据赋能、宣传引导,不断提升公共节能工作的规范化、智能化、常态化,整体电费呈逐年下降趋势,能耗“双控”初见成效,分别获评国家、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一、全方位建章立制,“一盘棋”推动规范化。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公共节能领导小组,构筑党组统一领导、计财装备部门组织协调、其他内设部门分工配合的全程全员全时节能工作矩阵,形成上下贯通有力、横向密切协作的工作格局,做到统一思想、目标明晰、分工明确,全力抓好节能减排各项工作。二是落细管理规定。以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为导向,结合实际、立足院情,出台《节约办公耗材管理制度》《节约水电管理办法》《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等10余项节能工作制度,并编纂形成《泰兴市人民检察院节能管理制度汇编》,方便学习、利于执行,实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让节能实施更可操作化、节能管理更加精细化。三是抓严日常监督。建立健全节能降耗工作责任制,将节能工作纳入领导班子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部门责任目标考核,人员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汇报内容。创建公共节能领导小组、检务督察、内设部门联动发力的三级督查模式,定期检查水、电、燃气费用支出,以及是否存在浪费纸张、人走不关灯、电脑或者空调等情况,对未执行节能要求的人员提醒谈话。建立节能情况通报制度,由专人负责整理汇总、督察通报、整改落实,确保节能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二、全过程数据赋能,“一张网”实现智能化。一是节能设施普遍化。大力选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引进智能化楼宇控制系统,打造远程庭审、远程提审系统,办公办案最大限度做到绿色环保、节能降耗。升级改造老旧耗能设备,安装配置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全智能”饮水设备、“无负压”增压泵、空气能热水器,用中央空调替代高耗能空调,全部采用LED节能灯、节水型龙头、隔热型断桥铝合金窗户,做实节能减排“最后一米”。二是电子办公日常化。坚持“无纸化”日常办公,所有物品领用、文件传阅均从电子政务管理平台、OA智能办公系统流转,公务用车申请均从公务用车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流转,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调派。强化各类电子办公办案系统的使用,正常运行电子卷宗系统、档案数字化扫描查询系统,积极使用电子考勤系统、远程视频审讯系统、案件管理智能辅助系统、苏检掌上通、苏检政务通等平台,一体提升电子化办公办案水平。三是能耗管理精细化。建立数字化能耗监管平台,在办公楼用电、用水末端安装实时远程计量装置,将能耗分项和视频监管相融合,为能耗监测、分析、预警提供保障。安装空调中控系统,空调温度设置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每天下午5点、晚上10点统一自动关闭空调2次。在用电高峰期和9月底,停止全院空调运行。提倡楼层差3层以内走楼梯,3个电梯中轮流安排2个电梯同时运转。节能饮水机设定定时开关,两个出水口采取“一大一小”的方式,既防止浪费用水,又避免人员烫伤。每个楼层设置集中打印室,既减少设备闲置,又提高使用效率。定期对大楼进行“水平衡”测试,防止水管或者水龙头“跑冒滴漏”。
三、全时段宣传引导,“一条线”促进常态化。一是立足线上阵地支撑点。围绕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等公共节能宣传周主题,通过“晶晶说法”“两微一端”、抖音快手等检察新媒体平台推送节能知识、拍摄节能视频、开展知识竞赛等,广泛普及节能降碳知识,形成“人人参与节能、人人关注节能”的良好氛围。二是紧扣线下宣传基础点。以媒介促宣传,结合全国低碳日等时间节点,借助LED电子屏、公示栏等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图文宣传。以标识促宣传,通过张贴“绿色环保、低碳出行”等“小贴士”、在餐桌摆放“禁止浪费粮食”等温馨“小提醒”、在一楼大厅设置“节能科普展示牌”等,不断推动节能意识入脑入心。以体验促宣传,开展能源紧缺拓展活动,通过情景带入、亲身试验,让干警切实感受能源资源的重要性,形成绿色低碳生活的好风尚。三是围绕专题培训关键点。注重日常教育,将节约用水用电用燃气等内容纳入全体干警学习计划,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知识讲座,通过邀请专家专题授课、现场答疑等,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增强全体干警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